[1] 郭沫若:《谈历史剧——在上海市立戏剧学校演讲》,见《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第507页。
[2] 吴秀明:《历史文学审美属性与独特形态理论的建构》,载《文艺研究》,1996(4)。
[3] 胡适:《易卜生主义》,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第188~191页。
二、各具特色的主题内涵
在目前可知的以西施传说为题材的现代剧作中,最早的作品是林卜琳发表于1932年的三幕歌剧《X光线里的西施》。关于作者的生平,目前只能从徐凌霄为该剧所作的序言中略知一二:作者对于当时所谓的“新剧”“旧剧”都持接受的态度,并且热情参与了戏剧评论、戏剧表演,乃至戏剧管理方面的活动,曾协助蒲伯英建设新明戏院。该剧是在其身后出版的遗作,作者也没有留下关于创作动机的有关言论,但剧名《X光线里的西施》表明了他在戏剧观念上与民众戏剧社之间的联系。作为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强调戏剧必须反映时代、人生,负担社会教育的启蒙任务。为这部《X光线里的西施》的初版承担审定工作的蒲伯英曾为民众戏剧社起草宣言:“当看戏是消闲的时代,现在已经过去了。戏院在现代社会中确是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推动社会使前进的一个轮子,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1]作为“X光镜”的响应者,林卜琳的戏剧创作也以“搜寻社会病根”为出发点,借重新塑造舞台上的西施来表明新的社会观点,以达到“疗救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