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即将举行的淮海战役的规模大大超出了粟裕原先的设想,已经成为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两军共同参加的大规模会战。10月31日,粟裕主动提出请陈毅和邓小平统一指挥此次战役。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指挥部署“由陈邓临机决定”。次日,陈邓复电提出,因通讯工具太弱,粟裕方面仍由军委多直接指挥。11月16日,随着战役规模的扩大和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军委电示,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必须准备在现地作战3个月到5个月,弹药、民工需要巨大,必须统筹解决,指示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以刘、陈、邓为常委,邓小平为总书记,“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淮海战役的指挥机构于此确定。
淮海战役的关键一役是围歼黄百韬兵团,因为围歼黄兵团且在大范围内调动国民党军,打乱其部署,暴露其弱点,才能有后续的战机。因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围歼黄兵团自始即极为关注,指示粟裕速赴前线指挥,按预定时间发起战斗,力求首战必胜。10月23日,粟裕发出淮海战役预备命令;11月4日,发出战役命令,要求各部按预定部署行动,于6日黄昏向前线开进,8日晚统一发起战斗,“如发现守军收缩集结征候,应不失时机地展开挺进截击,各个歼灭,或就地分割包围,勿使其收缩集结”。11月7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粟裕,指示:“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由此可见对前方指挥员的高度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