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即“为公众,摒除自私自利”,他强调,通过培养“爱国心”“自觉心”“合作”“诚信”“公平”“负责任”“有毅力”“专注”等精神气质,把封建的“臣民”变成现代意识的“公民”。
“公”“能”教育可说是熔社会教育与个人教育为一炉,他说:“不为己用,而应该是为公为国,为人群服务。在以往,一般人常常指责政治风气贪污腐化,如果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了解贪污的由来,是不知有‘公’;腐化的原因,不外无‘能’。如果我们以往的教育都能切实注意到‘公’‘能’,并重观念的培养,那么,或许社会上贪污腐化的风气,将可日见肃清。”
美育教育思想
张伯苓虽不是文学家、艺术家、表演家,但却深谙“寓教于乐”“寓德于乐”的道理。早在1901年,他就提倡“新剧”(也称“文明戏”),并和教职员学生一起创作演出话剧。当时周恩来、曹禺在天津南天中学读书时,已经是南开新剧团的主要演员,曹禺后来成为中外著名的戏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