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波拿巴身上曾经承载了贝多芬的理想
自海顿开创的传统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冗长引子在这里被两个严厉雄浑的全奏和弦代替,好似堤坝被击溃。快板的洪流开始在充满动力的大提琴起伏主题上奔腾前进,像军号一样率直朴素的旋律支配着整个乐章庞大而繁复的发展,陆续出现的不协和音与切分节奏使乐章具有强烈的紧张感。随后出现的第二主题包含两支旋律,第一个是由木管乐器和小提琴轮番奏出下行的基本动机,充满一往情深的崇敬,具有贝多芬特有的木管音色美;第二个旋律在大管与单簧管的和声伴奏下,由双簧管奏出,接着被长笛和第一小提琴续奏,情绪似乎有所缓和,上行模进式的宁静和弦表现出沉稳的仪态。
在乐章的发展部,贝多芬以他非凡的才能写成了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大的乐曲。它不仅外形精致、巧妙,变化无穷,而且在篇幅上几乎等同于呈示部。罗曼·罗兰对此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新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新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捶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浪花中到处涌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一般。不管伟大的银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还是未能获得完全的胜利……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但他再也没有气力;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弦乐在寂静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过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圆号)声中从死亡的深渊中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再现部开始了,胜利将由它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