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武曌檄》中还有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这篇力透纸背的檄文,让武则天对扬州的造反十分重视,派出30万大军前往镇压。三个月后,李敬业兵败被杀,而骆宾王的结局则成了历史的疑案:有的说他和李敬业一起被杀,有的说他投水而亡,有的说他逃遁了,隐姓埋名。总之,684年后,骆宾王不知所终。
骆宾王写过一首诗,叫《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中侠气十足,但诗名“送人”,送给谁,却无人知道。于是有人推测,骆宾王或许是送给自己,把自己当成了赴死的荆轲。
清人陈熙晋,用一句话精准概括了骆宾王悲剧的一生:“临海(骆宾王)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而我们透过这层悲凉的生命底色,却看到当年咏鹅的少年,变成了冲冠的壮士,一次次抗击命运的无情打压。
3
那场让骆宾王亡命的失败的起义,也改变了另一个才子的人生轨迹。
在李敬业的起义队伍里,有一个名叫杨神让的人。杨神让的父亲叫杨德干,而杨德干是杨炯的从伯父。起义被平息后,朝廷开始秋后算账,杨德干父子被杀,杨炯也受到牵连,在事业的上升期遭遇当头棒击,被贬到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担任司法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