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世北方诸国,总集于崔鸿之《十六国春秋》。其书虽成于魏世,而专详僭伪[8],不著晋朝,民族大义,可谓较然彰著。嬴秦以后,吾国久成统一之局,偏隅割据者,原不能视之为国,故至唐世,遂将其行事,编为载记,入之《晋书》,视如汉末之群雄矣。十六国史,《史通》述之较详,今录其说如下。
《古今正史篇》曰:“前赵刘聪时,领左国史公师彧撰《高祖本纪》及《功臣传》二十人,甚得良史之体。凌修谮其讪谤先帝,聪怒而诛之。刘曜时,和苞撰《汉赵记》十篇,事止当年,不终曜灭。后赵石勒,命其臣徐光、宗历、傅畅、郑愔等撰《上党国记》《起居注》《赵书》。其后又令王兰、陈宴、程阴、徐机等相次撰述。至石虎,并令刊削,使勒功业不传。其后燕大傅长史田融,宋尚书库部郎郭仲产,北中郎将王度,追撰石事,集为《邺都记》《赵记》等书。
前燕有《起居注》,杜辅全录,以为《燕记》。后燕建兴元年,董统受诏草创后书。著《本纪》并《佐命功臣》《王公列传》,合三十卷。其后申秀、范亨,各取前后二燕,合成一史。南燕有赵郡王景晖,尝事德、超,撰二主《起居注》。赵亡,仕于冯氏,仍撰《南燕录》六卷。蜀李势散骑常侍常璩撰《汉书》十卷。后入晋秘阁,改为《蜀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