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清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就更多了,其中的科场失败者也更多。广东顺德人黄章,十四岁开始读书,二十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到四十多岁的时候才通过了最初的童试,取得秀才功名。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他参加广东省的乡试,也就是第三级的考试,当时已经九十九岁了。进考场的时候,他让自己的曾孙子提着写有“百岁观场”四个大字的灯笼,引导入场,轰动一时。在当年,黄章没有考中举人,而考中举人当中年纪最小的是广州潮州的考生吴日炎,当年只有十四岁。道光五年(1825年)广东又一次乡试,当年年纪最大的考生是广州府三水县的考生陆云从,年纪已经一百零二岁了,再一次刷新了参加乡试的年龄纪录。朝廷闻讯后,道光皇帝钦赐陆云从举人身份。第二年,陆云从兴高采烈地又赶到北京参加会试,轰动京城,人们纷纷前往观看一百零三岁的举人考生。道光帝认为此举是天下吉祥的象征,认为陆云从是“人瑞”,特别恩准陆云从可以免考,赐予他“国子监司业”的官职。
科举考试的苦与累
科举考试的漫长过程和经济方面的压力,对读书人来说还是外在的考验。读书和科举本身的苦则是内在的考验,尤其考验一个人的毅力、能力乃至体力。